年份 2024 年

社群經營|獨家分享!拍抖音幹片爆紅的6大重點

立即分享:

網友在Threads上分享自己製作了30支抖音幹片(短影音)的心得,文章不長但頗為精簡明暸。作為一位行銷專家,我深入研究了抖音的趨勢和用戶行為,並製作了30支幹片。在這個過程中,我學到了許多寶貴的心得,現在將這些與大家分享:

 

1. 抖音要賣夢,IG要高質感

真實的東西沒什麼意義,大家要超現實 但並非不現實,

而是有帶入感的真實 ex.女友主題,要馬超正超婆要馬超瘋癲

(但尺度要抓一下,真的太瘋可能…)

 

2. 能蹭就蹭

有ip蹭ip,有名人蹭名人,有議題蹭議題

最好三者兼具,蹭他媽的!

 

3. 演算法規則(我判斷的啦)

以重要性區分:

平均觀看時數>前兩秒留存>影片觀看完成率 >Hashtag、留言、分享、收藏

所以拍那種標題殺但脱脱拉拉不講重點的片

比較有機會被青睞 (抖音現在還鼓勵60秒以上的時數)

 

4. 專心經營主題沒啥流量優勢

不會因為你每天都煮飯

在煮飯片的注意力競爭中就獲勝

適合狂換主題只賣人設

(仔細看,目前台灣短影有操盤的也常這樣拍)

 

5. 持續更新也不會得到更多流量

我超不定期更新,有時一天兩三隻

有時兩個月不更新,會中的還是破萬給你看

不會中的依舊一兩千 (這樣看來老郭降低頻率是有道理的)

與其拼日更不如拍一支完成率高的

 

6. 留言真的不用回

因為回了不會加權,不要浪費時間

觀眾也不會記得有留言這回事

要回應觀眾拍一支片比較快

 

 

引用來源 _chu_nay_

 

抖音用戶群以年輕人為主。因此,幹片內容更符合他們興趣和口味。在製作幹片時,要特別注意畫面的視覺效果和音樂的節奏感,這是吸引用戶的關鍵。

其次,抖音是一個充滿創意和競爭的平台。要想在眾多視頻中脫穎而出,必須注重差異化和獨特性。可以通過獨特的拍攝角度、創意的場景設置以及有趣的故事情節來吸引用戶的注意力。

再者,抖音是一個重視情感共鳴的平台。在製作時要注重情感元素的表現,讓觀眾能夠產生共鳴和情感共振,進而增加分享和轉發率。

最後,抖音的演算法十分重要。要想獲得更多的曝光和流量,就必須了解並利用抖音的算法規則,合理選擇標籤和時機,並不斷優化內容,提升視頻的曝光度和觀看率。

綜上所述,製作抖音幹片需要注重內容的吸引力、差異化、情感共鳴以及算法規則的運用。只有不斷學習和嘗試,才能製作出更具有吸引力和影響力的幹片,實現更好的行銷效果。

外國網紅爆紅2公式?網曝內幕:背後罵我們賺雙邊收入

立即分享:

自媒體當道時代,不少人為搶流量絞盡腦汁。一名網友表示,感覺現在很多海外網紅只要強調「愛台灣」就能掌握流量密碼,難道不是昧著良心說話嗎?對此,底下有留言就透露同事的老婆是大陸人,會在YT(YouTube)分享這類的影片,但在微信又有個公眾號專門罵台灣,她靠這方式賺兩邊的錢,一個月收入超過新台幣10萬元。

 

外國網紅爆紅公式 旅遊美食+讚美台灣

在當今社交媒體時代,外國網紅已成為塑造旅遊目的地形象和推廣美食文化的重要力量。然而,要在這個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必須掌握一套成功的公式。透過旅遊體驗和對當地美食的讚美,結合對台灣的熱情推廣,是一個極具吸引力的方案。

首先,旅遊體驗是吸引觀眾的重要元素之一。外國網紅應該積極探索台灣的各個角落,呈現出真實而豐富的旅行內容。這不僅包括知名景點如台北101和九份老街,還應該關注不那麼熱門但同樣迷人的地方,例如花蓮的太魯閣國家公園或是嘉義的阿里山。通過展示這些獨特的地方,網紅能夠吸引更廣泛的目標觀眾。

其次,美食文化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台灣以其豐富多樣的美食而聞名於世,外國網紅應該把握這一點。他們可以嚐試台灣的小吃,例如臭豆腐、珍珠奶茶和肉圓,並將這些美食的獨特風味展示給觀眾。此外,與當地廚師和美食愛好者的互動也是必要的,這樣可以深入了解台灣飲食文化的精髓。

最後,對台灣的讚美和推廣是關鍵。外國網紅應該表達出對台灣的喜愛和尊重,並與當地人建立真誠的聯繫。這種正面的態度不僅會贏得當地人的喜愛,還會吸引更多觀眾關注台灣這個目的地。

 

網友對外國網紅的看法

對此,網友紛紛表示,「只要說我愛台灣,就一堆人捧錢給你」、「換個人設演演戲,就有錢賺不好嗎」、「喊一下就有業配啊」、「流量密碼」、「台人去英美、歐洲用這招,流量應該是零吧」、「有一個陸配YT是我同事老婆,她在YT誇台灣,然後在微信有個公眾號專門罵台灣,兩邊賺錢一個月收入10萬台幣以上」。

 

也有網友指出,「就真的有好有壞,我同學出國留學才知道歐洲某些國家真的爛,治安差、二手菸情況比台灣還誇張」、「台灣人對外國人真的超級友善啊」、「通常去一個地方,會觀察該地方好的部分,而且不喜歡那個地方的話,應該不會待太久」、「不參與政治的話,台灣真的是天堂」。

 

 

口碑行銷|口碑=網軍?兩者最大差異在於以下幾點

立即分享:

不少人以為口碑行銷=買網軍,不少行銷公司直接以「網軍行銷」替代「口碑行銷」,但其實兩者雖類似,做的事卻是完全不同,口碑和網軍是兩個在網路時代中相當重要的概念,雖然它們都與網路上的信息傳播和影響有關,但卻存在著明顯的差異。下面將探討口碑和網軍之間最大的區別:

 

網軍是一個網路用語,它可以指:

  • 網路特工,受到政府機構或政治性組織所雇傭,透過網際網路進行活動的人員。
  • 網路評論員,受政府或政治性組織所雇傭,透過網際網路進行活動的人員。
  • 網路打手,受商業公司所雇傭,透過網際網路進行活動的人員。

 

口碑是什麼?

首先,口碑強調的是真實的、有價值的使用者意見和分享。口碑是由消費者基於他們的實際體驗而形成的,通常是自發性的,而不是受到外界操控的。口碑的力量來自於它的真實性和可信度,因為消費者更願意相信其他消費者的建議和評論,而不是廣告或宣傳。

 

其次,口碑是一種持久且具有積極影響力的力量。一個企業或品牌的口碑通常是通過長期的努力和優質的產品或服務贏得的,它可以在社交媒體、網站評論、口口相傳等渠道上持續傳播和影響。相比之下,網軍的行為往往是短期的和一次性的,一旦被公眾發現或揭露,就可能迅速失去影響力,甚至對企業或品牌的形象造成嚴重的損害。

 

最後,口碑是一種自然而然的現象,它無法被完全控制或預測。儘管企業可以通過提供優質的產品和服務來引導口碑的發展,但它的最終形成還是取決於消費者的真實體驗和評價。相反,網軍的行為是有意為之,通常是受到特定目的和利益的驅使,因此更容易受到外部控制和指導。

 

口碑=替品牌打響知名度、即時監測正負評聲量、整體規劃議題、KOL、新聞媒體等各方配合。過往口碑可能只是養帳號在各大論壇擴散品牌討論度與推薦,現單靠口碑能做到的相當有限,需各方配合(媒體、KOL)一起打,就像陸海空軍集體動員概念。

 

 

網軍是什麼?

相反,網軍是由企業或組織組織的一群人,他們的目的是在網路上散播特定的信息或觀點,以影響公眾的看法或行為。網軍通常是受雇於某些利益團體,他們可能通過發布大量的文章、評論和推文,來模糊事實、操縱輿論,以達到特定的目的。網軍的行為通常缺乏真實性和透明度,因此容易引起公眾的質疑和反感。

 

網軍操作方式?

擅長偷換議題概念、潑髒水、製造污點使其競爭對手背負罵名。背後有其強大的組織管理,從議題發想、製作迷因梗圖、買新聞(養媒體)、培養自家KOL、即時議題監測等都是其工作範圍。

 

請網軍要多少錢?

費用預算可高可低,這塊並無公訂收費報價,每家公司有其不同報價與成效預估。一般說來,沒有10萬以上,很難做到將一個議題全面覆蓋。

要能達到影響多數人決策與判斷力的網路聲量屬於社會事件級別,每月至少百萬甚至千萬預算才能達成,且有強大的即時處理議題能力

 

 

總的來說,口碑和網軍雖然都與在網路上的信息傳播和影響有關,但它們的本質和影響方式存在著明顯的差異。口碑是基於真實的消費者體驗和分享形成的,具有持久且積極的影響力,而網軍則是由特定利益團體組織的、缺乏真實性和透明度的行為,容易受到外部控制和指導。在行銷策略中,企業應該更加注重建立和引導口碑,而不是依賴網軍的短期操作。

 

 

參考資料 wiki

社群經營|10個你不能錯過的Threads使用技巧

立即分享:

使用恰當的話,Threads對所有品牌來說都非常強大。可惜很多人只把它當成是十年前的Facebook。以下是十個你不能錯過的Threads使用技巧:

 

 

1. 分享想法

你不用被「品牌」限制。你可以隨便分享自己的想法。

Threads觀眾要的是「真實」交流。

你可以說一些「你」的想法、經歷。

共嗚和認同感是Threads的重點。

 

2. 搜尋關鍵字

除了名稱外,Threads的搜尋功能也很重要。

你可以在你的貼文內輸入和你品牌相關的「關鍵字」,例如:「創業」。

這樣,一旦有人搜尋這個關鍵字時,就有機會看到你的內容。

 

3. 互動

Threads的本質是社交媒體。

所以,一定要跟人互動。「讚好是基本,留言是美德。」

我的朋友對我說:「Isaac,你在我的帳號留言後,我的Threads追蹤數感覺上會增加很多。」

嘗試跟其他帳號互動,再吸引他們來跟你互動。這是快速增長的方法。

 

4. 分享文字、圖片、影片都可以

不要以為Threads只是一個文字平台。Threads是一個「多媒體」平台。

你可以在這裡分享任何一切的內容。

而且只要內容吸引,都可以獲得關注和分享。

分享你覺得舒服的內容種類。

 

5. 追蹤功能暫不明顯

打開Threads,你會發現大部分看到的內容都是你沒有追蹤的。

即使追蹤了一些帳號,你也未必會看到這些帳號。

這有兩個原因:

1. 流量紅利,Threads想推薦更多好的帳號

2. 平台機制:因為你沒有跟追蹤的帳號互動,Threads便不再推薦給你

 

所以,想要多看到你感興趣的帳號,你就要多互動。

同樣地,想要觀眾更常見到你,就要吸引他們留言。

我的實驗顯示:如果你到某個帳號留言,

即使沒有追蹤,一天後打開Threads基本上都會再看到這個帳號的分享。

 

6. 不要怕分享太多

你可以分享一段文字,也可以分享一句文字。

只要你想,你都可以分享。不要覺得觀眾會覺得你煩。

IG CEO也說了:「分享更多長遠會讓你的帳號成長」。

所以,不要怕表達自己,Threads是一個表達平台。

分享:

1. 你的故事

2. 你的想法

3. 你的經歷

4. 你的生活

 

7. 延長內容(Thread)

如果你發現自己寫的文字太長,就在留言繼續寫。

這種形式在X(Twitter)中叫做Thread,意指一串長內容。

你看到的這段內容,就是Thread的一種。

它適合:

1. 如果你的內容太長

2. 你的內容有不同的分類

3. 你的內容需要用不同的媒體介紹

4. 想要增加可讀性

 

8. 用留言當內容

在Threads創作,你不一定要自己分享。

你可以到別人的內容下留言,槓桿對方的流量。

這個方法既可以幫你跟他人建立關係,

又要以獲得其他帳號觀眾的關注。看看以下例子,我到@read.by.harry

哈利哥的帳號留言,這些留言有時候得到的互動會比我自己分享的還多。

當然,你要留下:

1. 有深度的留言

2. 實用的留言

3. 幫助對方觀眾的留言

在帳號成長初期,留言當內容這個方法很有用。

 

9. 簡短句子

Threads的觀眾喜歡讀文字。但是,這不代表你要寫很多字。

即使喜歡看文字,觀眾也喜歡看精簡易讀的東西。

因為觀眾大多數都以「略讀」和「掃讀」方式閱讀。

太長篇的東西他們會直接掃走。

所以,內容越簡短、段落句子越少,觀眾越容易被你吸引。

 

10. 定時重新分享

Threads有一個Repost按鈕。

通常在分享一則內容的4小時後,我會按Repost一次。讓內容可以重新出現。

另外,我也會記錄一些獲得不錯互動的內容,在數星期或一個月後再分享一次。

為什麼?

1. 新觀眾不一定看過這些舊內容

2. 舊觀眾也不一定記得你分享過

3. 重新了解平台喜歡什麼內容

 

例如,半年前我在Threads分享過一張十分受歡迎的圖片。

昨天我重新分享,得到的互動只有當時的1/50。

明顯地,那個主題不是一些長青主題。下一次可以不用考慮。

不要怕重新分享,不要假設觀眾會記得你或看過你的分享。

 

原文連結 Isaac Wong創業日記

社群熱議|蔡沐妍 vs 小S 事件懶人包 為何網路風向一面倒支持她?

立即分享:

近日女星蔡沐妍帶女兒上小S節目表演大提琴才藝,主持人小S幽默問一句:「這是可以表演的嗎?很有勇氣」,怎料卻惹怒蔡沐妍,不滿發文表示再也不上小S節目,卻因此反被網友炎上。今(25日)蔡沐妍不忍回嗆酸民27字。

蔡沐妍女兒在節目中面無表情表演大提琴,被小S關心後問出孩子不愛拉琴,蔡沐妍當場直言:「如果不想學是可以啊,現在琴就丟掉吧」,被網友指出這樣才是對小孩情緒勒索。

 

事件相關新聞話題

蔡沐妍氣槓小S被炎上不忍了 大動作關版臉書「27字回嗆酸民」

蔡沐妍不爽女兒遭調侃!PO文開炮 網路風向一面倒:支持小S

蔡沐妍不爽護女 沈玉琳:小S訪問沒問題!反點出背後真正心態

 

 

事件起因來自以下影片內容

 

 

事後蔡沐妍發文憤而槓上小S:「對我來說,我已經氣完了。節目我看也不想看」,認為節目有意帶方向的問孩子問題,強調:「我讓孩子們學才藝,現階段為的從來就不是可以表演給誰看,或是可以比賽有什麼成績。對我們來說更重要的是,可以在課業壓力不大的階段,接觸各種可能,然後學習過程中體驗到挫折與克服挫折的百百種方式,最後也許可以享受突破困境後的自我肯定」。

 

 

事件遭炎上主因

原本只是單純上節目秀才藝,會燒出這次風波主因是「家長管教方式」

在台灣,只要是相關議題都特別容易延燒

關鍵在於蔡沐妍後續社群發文以及被其他網紅、女星爆料的內幕

才是助長這波火勢的最主因

 

沒想到討拍貼文,卻意外慘遭大批網友炎上批評,

目前蔡沐妍已將臉書關版,稍早在IG限動公開回擊27字:

「我的孩子不是我的孩子,但我的孩子更不是你們(酸民)的孩子」。

 

誰獲利?誰受傷?

事件最大受益者無疑是節目製作單位

原本久沒看電視節目的觀眾也會因事件關注

進而知道有這一檔節目,無疑對節目本身知名度與收視率拉升不少

 

至於受傷一方,小朋友本人可能會因此事件而內疚自責

最好處理方式是停課1-2週,帶出國遊玩散心,遠離社群與媒體報導環境

畢竟大多數新聞只要幾天就會炒作其他議題

 

 

 

薔薔公開網紅收入 61萬訂閱廣告年收 「飆破7位數」嚇傻

立即分享:

薔薔(林嘉凌)近年跨足YouTuber領域,2022年還自立門戶開了「福利文創」工作室,YouTuber頻道坐擁61萬粉絲的她,光是2023年的頻道廣告營收,超過14萬美元(約台幣450萬元)。

薔薔原本以為YT不會給太多錢。(圖/翻攝自YouTube)
薔薔原本以為YT不會給太多錢。(圖/翻攝自YouTube)

薔薔和員工一起將頻道經營得有聲有色,她的Youtube頻道「林嘉凌 薔薔Maze」目前有61萬訂閱,為了提高影片的製作品質,她的團隊成員越來越多,而她日前在餐廳舉辦尾牙,並在過程中揭曉2023年頻道的廣告收益,對於頻道2023年的收入,她一開始並不清楚,僅保守推測大約是100萬,「YouTube不會給那麼多」,沒想到答案高達450萬!

薔薔的員工猜對正確答案。(圖/翻攝自YouTube)
薔薔的員工猜對正確答案。(圖/翻攝自YouTube)

薔薔與團隊所經營的頻道,去(2023)年頻道訂閱成長了27萬,上架46部影片,有7支破百萬點閱率,拍攝地點遠赴越南、埃及、歐洲不等,至於賺最多廣告費的影片,答案同樣出乎薔薔的意料之外。

薔薔的頻道在2023年有顯著進步。(圖/翻攝自YouTube)
薔薔的頻道在2023年有顯著進步。(圖/翻攝自YouTube)

薔薔原以為應該是和媽媽的相關影片,結果是「巴黎買精品」的影片,她以「素顏邋塌大媽VS魅力四射小姐」的影片以血拼為主題,實測巴黎專櫃店員態度,點閱就有135萬,而這支影片的廣告費收益是12萬,薔薔聽了驚訝鼓掌:「我不知道這件事情耶」。

發跡於《我愛黑澀會》的薔薔,個性直率又不做作,嗆辣的風格擄獲不少粉絲的心,是各大綜藝節目常客,近年轉戰當Youtuber也有好成績,人氣不斷飆升,讓她很感謝員工們的付出,也感謝粉絲繼續支持她們做出有趣的內容。

 

原始連結

網紅行銷|如何持續穩定接到合作邀約/業配?只需做好2件事 就能獲得更多收入與機會

立即分享:

在這個人人想當網紅KOL的年代,即使大家都明白只有極少數人能獲得巨大名利,還是有不少人利用下班或閒暇時間經營自己的IG/YT/粉專/部落格等。想當網紅不難,朝自己興趣用力去拍照拍影片、認真撰文分享個人觀點。大多數人想成為網紅,都是想達成以下2目標:「經營某領域並獲得該領域多數人認同的專家」、「持續穩定收入來源(合作邀約/業配)」。這篇教你達成以上2點的基本功應該做些什麼,成為一名有固定被動收入的網紅KOL。

 

關於網紅行銷 還有這些值得一讀的文章

網紅行銷|7位短影音爆紅KOL推薦 總觀看次數皆破千萬

網紅行銷|YT停更潮!全球YouTube頻道宣布停更的3大主因

網紅行銷|《絕世網紅》短期爆紅成名的作弊技巧公開!塑造人設外 更要懂「蹭」

網紅行銷|TikTok抖音爆紅黑哥 如何在1年內吸粉近1億?

 社群行銷|IG限時動態如何投放廣告與行銷宣傳?

 

 

經營方向「只能」單一集中

要想成功,首先就是不能這個也想做、那個也想PO

克制自己的分享欲,想經營美食就是只能有食物相關內容

如果本身長得有特色(不需要多帥或多正)

勇敢站在鏡頭前以自身觀點介紹食物、訓練邏輯與口條

這些都對經營個人IP有極大幫助

 

日更為佳,週更3-4次是基本

建議以週為單位安排發文頻率與內容

按表操課讓持續更新這件事上軌道

經營初期持續更新極為重要

才能避免沒題材更新的空窗中斷期

只要中斷/停更超過一週

累積的粉絲眼球與流量短時間就有可能消失

然後再重新開始累積

 

 

 

找出粉絲真正想看的內容

即使經營方向為美食,也須建立一條經營主線

例如:米其林餐廳、甜食、火鍋等(這些都有超多人在做)

一定要有一條跟自己有最明確的連結記憶點的主線任務

一想到XX就想到你,必須做到這種程度才能算是成功

 

經營前就要先估算有多少人可能成為你的粉絲

這些人為什麼追蹤你?他們想要獲得什麼內容?

平常有什麼興趣?在哪些社群平台出沒?

先以1,000人為目標開始經營

每週檢討漲多少粉、這些粉從哪裡來?

哪些內容成功吸引到最多人

這些都可以從「後台數據」獲得

 

 

 

做到讓業主、廣代都認識你

雖然現在有超多替代性高的「免洗網紅」

但還是會有一些人,經營路線強烈到無人取代

通常越冷門的方向路越窄,相對越難被替代

因為這條賽道上只有少數人經營

不是你也是某某,下次一樣會找你

 

想要讓發案的品牌方、業主、廣告代理商在需要人選時立刻想到你

無非就是做到上述兩點,持續且穩定更新比什麼都重要

建立個人IP,有時即使只要幾千粉

只要內容與方向正確,就能獲得合作機會

 

 

 

 

做到以上3點,只要經營方向不是紅海(美食、旅遊)

穩定更新+提供獨特觀點,至少超過半年以上

如果還沒收到合作邀約,或粉絲成長無明顯起色

說明自己的觀點還不夠有特色 or 經營方向不夠明確

 

失望、灰心或氣餒是人之常情

好好睡個覺,隔天重新檢討規劃再出發

沒有人一次就創業成功

找對賽道比什麼都重要

持續做自己喜愛的事才能長久又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