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今天PPAP了嗎?其實PPAP沒你想像中的簡單!

立即分享:

聽到「I have a pen」,如果很自然地接下一句歌詞「I have an apple」,表示你也被PPAP了。日本搞笑藝人ピコ太郎的一段「類MV」在網路上引起一陣模仿效應。其實從《江南style》到哈林搖,到當紅的《PPAP》,網路上的大眾對可以輕易模仿,並同時加入自己創意的題材總是充滿興趣。

《PPAP》之所以成為「網路表演」的內容,在網路上的評論文字中時常出現的幾個詞彙如「洗腦」「搞笑」「無裏頭」,我們從中理一理,或許可以理出個什麼東西來。

 

《PPAP》很短,嚴格說起來並不是一首完整的歌曲,只能說是一段音樂短片。配樂非常單純,只有簡單的節奏跟前後不到一個小節的變化,並且台詞是用唸的(還不是唱的)。《PPAP》的總時長47秒,壓在一分鐘內,容易散播且容易被看完。這就是《PPAP》洗腦的地方,因為時間短,節奏簡單,演唱難度不高,因此在觀看的同時就已經學會,並且記住。

 

《PPAP》時間雖短,但保有完整的敘事結構。第一個轉折,設計在一開始的亮相後。ピコ太郎原本眼神不爽的街頭形象,先把核心訊息(片名)丟出後,音樂一下馬上轉換成舞棍阿伯模式。接下來進入敘事本文,用表演帶出「蘋果」「鳳梨」與「筆」的關係,而「插入」=「結合」被建立以後,最終再使用文字上排列的趣味pen pineaple apple pen=PPAP作結。

 

ピコ太郎的表演是一個亮點,類似默劇的肢體語言加上較為傳統女性化的舞蹈動作,讓反差(搞笑)在短片的開始就被建立。而文本的設計最終並沒有要告訴觀眾一件事情,而是用弱相關的方式建立《PPAP》的概念。他「無厘頭」的原因是因為他說明主題的方式是硬湊,但其實「硬湊」才是這個短片的主題。

 

當科技已經把內容產製的門檻整個踩平,創作者跟觀看者的界線並不僅止於被打破,而是兩者被揉合。曾經觀眾回應作品的方式是評論,而現在已轉向用創作回應創作。充滿創作慾的大眾把握任何可以成為材料的內容,進行擬仿、諧擬、再製、改編。《PPAP》從一開始的翻唱,嘗試不同的舞風,到開始有Dj Lin的台語改編版,以及啾啾鞋使用同樣節奏但說名藥物合成方式(治療阿茲海默,縮寫同)。內容以及內容的延伸,讓作品的範圍不斷擴大,最終變成一個現象。

 

傳統的內容創作者的思維是讓內容易於「傳遞」,希望創造更高的觀看,希望觀眾留下,並且帶來新的觀眾,形成網狀結構。而新一代內容創作者,把目標放在讓內容更易於「引發內容」,希望觀眾能夠再製,並且再再製,讓傳遞不只是平面,而是因為多向,變成立體。

 

 

[icons size=’fa-2x’ custom_size=” icon=’fa-external-link-square’ type=’normal’ position=” border=’yes’ border_color=” icon_color=” background_color=” margin=” icon_animation=” icon_animation_delay=” link=” target=’_self’]  圖文轉載:蘋果即時新聞

 

社群經營等相關行銷需求歡迎與我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