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經驗專文

網路電商只能靠削價競爭?電商人妻公布四大心法,不打價格戰也能讓消費者買單!

20201007 113030 U13380 M644405 a2d0
立即分享:

網路社群要怎麼做才能不讓自己被比價,或因為價格競爭而失去消費者購買的機會呢?(示意圖/fancycrave1@Pixabay)

商業零售品牌最不希望的行銷模式,就是使用價格戰的方式和競爭對手抗衡,但是網路社群卻讓消費者更容易針對特定商品比價。不管是比價網站也好,還是網路商城內建的商品辨識比價系統,都能讓消費者在最短的時間內,找到最便宜的同類型商品選購。要怎麼做才能不讓自己被比價,或因為價格競爭而失去消費者購買的機會呢?

在網路上銷售商品,因為無法直接讓消費者觸摸到商品,所以品牌除了在圖片或影片上,必須盡量呈現商品的原貌,以社群行銷的技巧來提升消費者購買欲望也成了必要手段。

【1】建立可信度

針對商品或服務內容,以知識性內容詮釋、專家權威的言論引用、規格化的實驗結果搭配、效能與結果的資料來源佐證……等,用第三方的說明資料來替產品內容背書,增加品牌可信度。同樣也在社群平台上提供完整的聯絡資訊、購買流程、金物流方式、售後服務內容,減低消費者對品牌的疑問。

【2】素人說服力

曾經消費過的客人,取得回饋內容的授權、影音照片、用小編取代專業模特兒拍攝產品或服務內容等,加強品牌被受眾認可的力道,藉此影響潛在消費者。

【3】多元化呈現

用實測影片、實測照片、實際呈現產品的各種樣貌、情境使用方式等,來代替或加強原本產品素材的不足。也增加產品或品牌在外部搜尋網站SEO的機會,在官方網站可以最佳化SEO的搜尋結果,在社群平台上也可用Hashtags的方式將產品關鍵字列出,以便消費者搜尋到商品內容。

【4】延伸情境感

很多時候,商業品牌將廣告內容設計得很完美、廣告投放精準、官網購買頁面也很完整,但在這些過程當中,卻忽略要將每一環重點都相扣起來。好的廣告行銷流程,是強化消費者沉浸在消費情境與體驗的作用,一檔好的廣告必須和點擊後的著陸頁面、商品頁面有所連續。假設廣告內容提供給消費者的是A情境,點入官網購買頁面後,卻是完全不同的B情境,此時就非常有可能阻斷消費者的購買欲望。

✦人妻圈粉心法

廣告內容的素材最好與商品頁面風格相同,才不會產生差異感。差異感太大時,容易發生在廣告流程中失去客人的危機。

作者介紹|電商人妻Audrey

出生於台灣經濟最強盛的1988年,卻在競爭最激烈的電子商務年代,脫離職場選擇創業。從部落格走到社群,致力於探討新社群行銷環境以及商業策略。曾創下單月Instagram破萬追蹤的爆紅紀錄,參與過大大小小百餘場企業內訓及講座,輔導近千名學員,並持續在社群行銷中,深度研究大環境與商業行銷的結合變化。

IG:@ec.wife

FB:電商人妻 ec.wife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悅知文化《電商人妻社群圈粉思維》(原標題:Lesson 27 阻斷被比價的四大重點)

責任編輯/連珮妤

 

圖文轉載:風傳媒

社群經營等相關行銷需求歡迎與我們聯繫

長輩盤據臉書、PTT,年輕人奔向低卡(風傳媒)

20190415111027 97
立即分享:

選舉季節又快到來,政治人物如何善用社群平台爭取選民已成顯學,但近年社群平台推陳出新,不同平台使用者年齡及族群已有顯著轉變。

有人形容,如果社群平台是一個人,電子布告欄(BBS)形式的批踢踢實業坊(PTT)大概是見證大風大浪的「老年人」。他曾搭著浪潮而起,中途迎來當年的「小伙子」臉書(Facebook)加入競爭行列。

如今,PTT不被年輕世代喜愛;十幾歲的臉書使用者年齡漸高,已步入「中年」;取而代之的是「青少年」──圖像化的IG(Instagram)、近幾年愈來愈多年輕YouTuber(YouTube影片創作者)投入的YouTube,以及主攻文字、從大學中長出的Dcard(低卡),黏著一批更年輕的使用者。

你適合哪個社群平台?
你適合哪個社群平台?

 

辦臉書帳號只為應付長輩

為何年輕的一輩會離PTT及臉書遠去?詢問年輕使用者得到的回答可歸納出以下幾類:「介面複雜不友善」、「無用的資訊量太多」、「缺乏個人隱私」,還有幾乎所有人都深有同感的「家人、長輩干擾」。

臉書就像菜市場,每個人都能進來、什麼都能兜售,缺乏有效而明確的把關機制,成為人多嘴雜的吵鬧環境。正因極低的門檻,較晚接觸智慧型手機及網路的使用者,自然而然融入臉書的環境之中,但同時也把線下各種習慣帶入臉書社群。對年輕使用者而言,網路社群應該是有別於線下世界的存在,但長輩卻試圖讓兩者同質性愈來愈高。

「我才不希望我發的文章或照片被家裡的長輩品頭論足。」Yuki(化名)是大一新生,雖然她幾乎不使用臉書,但仍有一個帳號用來應付家中長輩,包括接收遊戲邀請、家族聚會拍照打卡,還有接受轉貼的長輩圖。Yuki的生活紀錄與社交活動更多放在IG上,對她而言那是不會被干擾的樂土,「因為長輩不太會用IG。」Yuki直言很多朋友跟她的想法差不多。

除了從使用環境區別各種社群媒體的使用者,也可從功能性分析──年輕使用者離開臉書、PTT,意味有更符需求的選擇。

社群平台做為自我展示的管道,過去在PTT、網誌(Blog)上,除非透過極具專業知識的文章內容建立品牌形象,否則就是各種驚人之舉或言論,讓大家對使用者帳號(ID)留下深刻印象。但在更加速食化的社群時代,短時間內決勝負才是硬道理,比起冗長的文字,靠著圖像化、拍攝影片,搭配簡短文字,更能牢牢地抓住使用者。

因此,在百花齊放卻生命周期縮短的速食時代,必須建立更加分眾化的市場區隔。換句話說,社群平台彼此間的競爭色彩逐漸轉淡,找出明確的目標受眾,恐怕才是活路。

社群平台得找出明確目標受眾

比如臉書「爆料公社」等「爆系列」及「靈異公社」等社團,經營方式也走向精準聚焦──這些社團設定不同主題,鼓勵網友投稿各種親身經歷的社會事件、感情衝突、感人故事及靈異奇談等,其中足夠精彩者經社團網友推波助瀾,又吸引日益興盛的網路媒體當做題材報導,進一步拉抬加入社團的帳號數。如此循環之下,讓社團經營者收獲廣告利潤,穩定的經營模式甚至讓「爆料公社」經營者成立了公司。

PTT方面即使流失年輕使用者,但「八卦板」、「政黑板」不減經典地位,至今仍高手雲集,不時有許多針對時事政治的精闢分析,如去年九合一選舉前,網路意見領袖翟本喬就在PTT發布剖析韓國瑜熱的文章。同樣的情形也體現在臉書,仍有很多意見領袖及粉絲專頁專注經營較有深度、論點獨到的寫作,也證明長文還是有人看。

各大文字類社群平台
各大文字類社群平台

Dcard則在議題上與PTT明顯區隔,除了回歸校園,更多聚焦在學生事務, 不用太多大道理,就算只討論追劇娛樂、生活瑣事、小情小愛都沒有關係,特別有關「性」的討論更不輸PTT。

通訊軟體LINE因通訊需求不分年齡,較無分眾傾向,但LINE@帳號去年提供政治人物帳號認證,LINE Today功能也愈見豐富,可見也努力經營各種族群,增加使用者黏著度。

瞭解世代差異才能找到歸屬

一代一代年齡相對大的使用者,抱怨IG像粉色泡泡圍起的世界,只有網美,讓書寫能力退化;YouTube「中二」影片較多,只會讓年輕人想當YouTuber;Dcard是「低能卡」文創基地……。

但不妨思考社群平台已邁入分眾化時代,也凸顯世代隔閡隨著資訊的爆炸發展,從過去一、二十年縮短到如今三、五年就形成一個級距。試著瞭解才能找到歸屬,或客製化傳播內容。

 

圖文轉載:風傳媒

社群經營等相關行銷需求歡迎與我們聯繫

令人討厭的社群PO文

20190212163058 51
立即分享:

大多數人會透過社群媒體分享生活,除了為自己留下紀念,在在也宣示自我,有許多人也利用這樣的管道經營自己,所以我們每天都眼花撩亂。但你知道有些發文,會讓人覺得厭煩嗎?這些大家私底下的抱怨,有些也讓編輯中標。豬年的開始,檢視一下自己有沒有以下的使用習慣。

 

自拍大魔王

第一種是「大量」自拍,而且角度、表情、姿勢都差不多,不注意還不知道你發了新照片(因為都長一樣)。第二種,自拍照+流水帳,例如「早/午/晚安,今天過了緊湊的一天。」「天氣不好。」「今天被老闆念了。」第三種,與本人差十萬八千里,瘋狂美肌,加大眼睛。難道你的follower都不認識你嗎?(不要跟本人差太多好嗎……)

2019020284324929
2019020284325385

健身肌肉照

狂PO健身房照、肌肉照,這也是調查中大家很容易翻白眼的類型。偶爾一兩張可以,但是連發就真的……

2019020284325337

自以為很紅

PO文時總會說「╳天沒發文了」。(真的有人在乎嗎?)

 

在台灣硬要裝ABC

明明是台灣人,但發文每一句都要加上英文。
「今天rainny day,讓我心情也有些blue,希望一整天都會很lucky。」

 

晒書、晒錶、晒鞋、晒醫院手環

前三者代表品味喜好,但過多會讓人無感,最後一種是……

2019020285797401

 

假謙虛真炫耀

照片就是會不小心帶入名牌的一角……

 

過度晒恩愛

晒恩愛沒關係,但不要太刻意。

2019020286021833

2019020286044841

 

負能量、正能量滿載

這兩種真的分不出來哪種比較可怕……你選哪一種?

 

全部偏激政治文

每一篇都是,人生只有政治嗎……

 

回答廢問題

開直播或拍照,開放問問題。(什麼問題都可以問,大家要不要聚焦一點。)

 

細節王

鉅細靡遺寫自己的事,但大部分人都不會認真看。

 

以上,你中了幾點?(嗚嗚,編輯中很多)這都是私底下聽朋友抱怨過的。但其實如果你不在乎別人的看法,自在就好,因為這是你的臉書你的IG呀!

圖文轉載:GQ

社群經營等相關行銷需求歡迎與我們聯繫

【林克威專欄】粉絲團經營0到100 最快擁有粉絲的方式

20181009105606 31
立即分享:

林克威 / 數位資產買賣專家

在台灣,臉書粉絲團無庸置疑是多數品牌必經營的社群工具。早在2013年第四季,臉書公布台灣每月活躍用戶數高達1,500萬,滲透率達65%,高居全球之冠;時至2018年的今日,台灣臉書的活躍人口達到1,900萬人,臉書在台灣的普及狀況,使得幾乎所有品牌都擁有自己的粉專,然而,近年來演算法的調整,卻使得新品牌在臉書經營越趨困難,但與此同時,也創造了粉絲團經營0到100的可能性。

臉書粉絲團經營困境,後進者如何突圍?

打開臉書,在塗鴉牆上看到標有「Sponsored」的廣告已不稀奇,臉書在台灣普及率高,線上線下與「臉書廣告」相關的課程也層出不窮,如此現象,不僅說明臉書平台操作在台灣的重要性,也顯示出臉書經營,不再只是純粹經營內容和粉絲,而也需要有技巧地操作與廣告投放,才能在茫茫資訊海中,讓自家品牌嶄露頭角。

除觸及率下降、買粉絲貴之外,另一個後進者遇到的困境,也包含要與既有成功者競爭,社群新手難以衝破紅海生存。根據社群評比網站Socialbakers的統計,2018年以來,台灣前幾大粉絲團的排名幾乎沒有變動。大者恆大的市場,後進者該如何突圍?品牌已經不能只努力從0到1,而是開始朝向1到100、0到100的競爭。

 

臉書粉絲團經營的變形:粉絲數成為顧客評比指標之一

當越來越多品牌動輒擁有數萬粉絲,用戶在接觸到新品牌之際,粉絲數、互動率等因素都可能影響顧客購買決策。根據商業周刊與易普索進行的「台灣百大影響力品牌調查」,千禧世代中有60%從社群平台開始認識品牌。當用戶對品牌的認識從線上開始,粉絲團經營成為口碑行銷的重要管道,粉絲數則成為另一種品牌聲量的展現方式。

在各種變因下,臉書粉絲團經營難度升高,不停變動的演算法讓A/B Test成為社群操作的重要環節,當品牌需要有更大的母體群來測試市場反應,擁有一定的粉絲數,是避免投入大量廣告費測試成效的另一解方,因此,不少人開始思考粉絲數經營的重要性,臉書粉絲團交易需求因應而生。

 

突圍紅海,臉書粉絲團交易成新解方

紅海市場,是危機也是轉機。正因為有眾多品牌已經著手經營粉絲團,臉書粉絲團的經營不只是要從頭做起,而可以從經營者手上進行購買、合併,讓新手品牌得以快速擴增自己的粉絲數。FlipWeb執行長林克威指出,以現今市場來看,粉絲數在10萬人上下的粉絲團是成交數最多的,而在粉絲的課程上,含金量高的粉絲客群,分別在45歲以上男性與35歲以上的OL女性,而目前市場上的粉絲價格,約落在1-5元。

藉由購買、合併,新品牌要讓粉絲團快速壯大,不再只能慢慢靠內容經營,粉絲團在台灣的成熟,相對提供了後進者優渥的資源,讓粉絲團經營從0到100,變得比以往更容易做到。

 

圖文轉載:匯流新聞網

社群經營等相關行銷需求歡迎與我們聯繫

心理學也可以運用在社群媒體行銷 !? 快學會3個衝業績的秘訣!

20170113133223 59 e1484285615495
立即分享:

你是否在尋求與粉絲們更深入接觸的方式?

還是有想過要把心理學原理套用到行銷上呢?

將基本心理學的理論運用於社群媒體的行銷,可以幫助品牌吸引、接觸廣告對象,進一步與目標受眾建立起情感連結。

在這篇文章裡,我們要與大家分享三種將心理學運用於社群媒體行銷的方法。
繼續閱讀 “心理學也可以運用在社群媒體行銷 !? 快學會3個衝業績的秘訣!”

搞定這 3 關,只愛折扣的單次新客,也能變死忠顧客!

20161204170556 46 e1480842378812
立即分享:

折扣季在網路上空戰不歇,一波雙十一剛過,黑色星期五網購星期一聖誕節跨年主題,又爭前恐後爬上你的企劃案頭。靠著跳樓大拍賣、絕無僅有的折扣組合,好不容易吸引來了大批顧客,結果,買了這一次從此不再回頭的比例,高得讓你心頭酸酸。

其實你可以不用那麼苦!留住這些專門衝著折扣而來的顧客,是有步驟可循的。

繼續閱讀 “搞定這 3 關,只愛折扣的單次新客,也能變死忠顧客!”